当“00后”爱上在抖音搞学习,这届年轻人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一、
00后的自我画像颇值得玩味。
当舆论迫不及待地想给这一代人贴上诸如桀骜、死宅、自我……的标签时,他们的自我认知则是开放、独立、自信……尽管生活条件优渥,但是00后却普遍相信奋斗。所以,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出现了。
当父辈们贬斥00后是被智能手机废掉的一代时,00后却能从网络上找到满足自己的所有东西。不只是找到游戏、娱乐,还发现了远超父辈想象的赛场、知识场。他们的起跑线,也要自己做主。那么,在哪里能最快找到中国最厉害的人?
不只是在清华、北大的校园里,也不只在在中科院的办公楼里,现在最可能的,是在短视频平台上。以央视《开讲啦》为例,这档面向年轻人的知识栏目在抖音上的话题播放量已经超过18亿,其中很多演讲者都是院士、专家。
无独有偶,从去年10月开始,每两周,都会有一位资深院士走入直播间,参加由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和抖音联合推出的演讲栏目《院士开讲》。
核武器专家“两弹一星”参与者徐志磊院士,钛合金研究奠基人曹春晓院士,99A主战坦克总设计师毛明院士,火山地质学家刘嘉麒院士,激光3D打印技术引领者王华明院士……
来源:抖音@院士开讲
能和诸多国宝级的科研人员同处一间“教室”里,在过去,大约是全中国百万分之一的人才有的幸运。他们是过去几十年积淀下来的国家的底蕴,年纪最大的徐志磊院士已经92岁高龄,材料科学家曹春晓院士88岁,地质学家刘嘉麒院士81岁。
院士们每次开讲,全国大几百万人上线观看,而其中很多又都是“00后”。屏幕的两端连接起一间跨越时空的教室,年轻网友们的评论、弹幕和点赞如瀑布一般,会让人恍惚间穿越到那个全民奋进——“爱科学、学科学”的时代。
部分抖音网友主页
不进入直播间,你无法感知到那是怎样的一种气场。各种知识信手拈来——从99.9999%纯度的光伏硅,人工智能会不会超越人脑,讲到水稻种植的无人化,万物皆可3D打印……
“如果把地球这46亿年缩到一天,人类只占了这24小时最后的1分零17秒。”刘嘉麒院士一句话,让很多年轻网友感受到了地质学深沉的浪漫。他讲了汤加火山的爆发,月球土壤标本的珍惜。40年的地质研究经历,那些跋山涉水的艰深,讲起来云淡风轻。
钛合金是航空航天、高端制造必不可少的材料。材料科学家曹春晓院士的口中,战斗机歼-31的钛含量,国产大飞机C919如何在上海浦东首飞,他自己身体里一分钟60跳的心脏起搏器,都化作故事和养料。
“我们还是比较落后的,希望我们国家真正的航空发动机能够早一点做出来,而且做得很漂亮,质量也很高。”曹春晓院士知道,这些未竟的梦想,需要更多年轻的一代人参与。
来源:抖音@院士开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知识与冀望,从门槛高不可及的学堂,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兴致所至,院士们还会讲讲理工男如何找对象,星巴克的商业创新,如何治愈深夜的emo…这些话题成为院士们和年轻人对话的引子,让网友们了解到科研工作者的另一面。
年轻人山呼海啸的热情,让院士们感叹,“通过短视频做一次讲座,有几百万人收看,这是我想象不到的。”而很多年轻网友们则感叹,“这才是抖音该有的样子。”
部分抖音网友评论
在短视频平台上,00后的求知欲仿佛喷薄的火山。再艰深、再晦涩的内容,也有人像追星一样追逐着知识博主,每天蹲守他们线上开讲。有时候,你不得不感慨社会的进步。00后虽小,但已见识过中科大的实验室,听过亚马逊丛林的呼吸,沉浸过空间站的无重力空间……
四十年前,老百姓们哄抢一本《人民文学》,只为阅读《哥德巴赫猜想》的报道,看尽数学家陈景润的半生浮沉。在陈景润的感召下,一代热爱数学的年轻人投身进科学研究事业。解放思想、科技的春天改变了中国。
如今,中科院的院士,清华北大的教授,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员,以及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知识达人,通过短视频找到年轻一代读者。头一次有如此多的能人志士,将知识普及给最广大的人群。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曾做过一份调查,40%的青少年对科学感兴趣,40%潜在感兴趣。“如果我们用他们的思维逻辑生产科普内容,用他们的语言制作科普视频,传播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院钟琦认为。
抖音博主“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江湖人称狐主任、水猴子之父,粉丝超2200万,获赞超过1亿,是过去两年火出圈的顶流大V。你一定不知道他的名字,却见过他的表情包。
他是《博物》杂志副主编、《中国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主任,做视频只是副业。流量的风向变化,00后的热情与话语体系,他身处正中心。他大力辟谣水猴子等网络神秘动物,与一张酷似藏狐的小眼方脸,在一众精英高知画风的科普同行之中,成为“博物浓云愁永昼”的独特存在,迎来流量爆发。
无穷小亮抖音主页
如今每100个中国人里,有2个就是他的粉丝。在去年的演讲中,他说出了:让“成为科学家”重新成为孩子们的理想。这是挂上00后特色的大课堂。
二、
生于和平与繁荣的00后,上世纪的风霜雨雪对他们都是历史,他们生来就与信息爆炸、数字经济崛起相伴。同样是寒窗苦读十余年,他们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比父辈们多得多,视野不在一个数量级。他们是生长于信息大时代,知识普及的获利者;也是万物皆可视频的今天,新知的分享者。
人类对知识的好奇,始于生存的需要,对自然的探索。21世纪的今天,是一个毫无秘密可言的世界。陆地的每一个角落都已被探明,飞机和船舶已经抵达过最遥远的海岸。好像只有寂静的深海和无垠的太空,才能激发出人类内心深处,对高度和远方的征服欲。
去年7月开始,北纬35度-55度的地区,极端气候一路肆虐。一年不下一滴雨的塔克拉玛出现了洪涝,河南郑州一天下了一年的雨。顶着暴雨和洪水,刘屹靖在7月带着相机跑去了河南安阳。“此刻,我的头顶一秒钟有不低于10条闪电划过。”
他是一个00后摄影师,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专拍风暴的摄影师。小时候,《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是刘屹靖每天的必修课;中学时代,他就看起了《强对流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方法》和气象学的论文专著。
刘屹靖抖音作品
痴迷气象,是他这辈子唯一没有放弃的东西。2018年3月,他将自己胡乱拍摄到的闪电发布到网上,意外得到了百万阅读,照片还被多个媒体转载。他脑海中闪过了,成为一名风暴摄影师的念头。
2021年,刘屹靖走过了中国11个省,追逐风暴3万公里,拍摄了4.9万张图片,上百个延时影像,在抖音上获赞超过90万。一次在乌兰察布的拍摄中,他正欣喜地抓拍着闪电,边上一个牧民哭着找上来,说:“你们这些摄影师要过来多拍一下我们!你知道今天下午的风暴有多严重吗?种了一年的庄稼原本都可以收了,结果全部被打坏了!”
也是在内蒙古,刘屹靖遇上过人生中最危险的时候。草原上的天气比他预料中变化得快,几十米高的沙尘与狂风,他来不及收拾装备,死死抓住车顶的行李架才没被吹走。在风暴中没有动摇的心,被牧民的话戳中了,一股巨大的愧疚涌上来:原来自己喜欢的东西对别人是灭顶之灾。
刘屹靖抖音主页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在那以后,刘屹靖不再单纯追求画面的冲击力,而是带有了更多科普的性质。他会去阐述自然狂暴背后的气象原理,有哪些气象预警可以学习,并大声呼吁应对气候变化。
《孟子》有云: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现在,他和国内多个高校、天气研究中心的有项目合作,作品还登上了SCI期刊《大气科学进展》的封面。
这是野蛮生长的“00后”,在梦想与现实中反复横跳。对他们而言,生活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不断斜杠、扩列的加法题,是读档重来、天赋加点的游戏。
喜欢航空航天、火箭动力的“00后”大学生刘上,自制了“第三代反推回收火箭”并点火发射。这些视频在评论区掀起了网友们的讨论,探讨空气动力学的潮流。
想要快速记住知识,高中生们学会了把要点编进各种口诀和流行歌里。随后,地理、医学、数学,甚至无脊柱动物版《青花瓷》在抖音走红,其中化学版累计点赞超过百万,而气象知识版《青花瓷》更是获赞超过270万。
比起老院士们泰山北斗、信手拈来的从容,00后们有豁出去的热情,和对同龄人话语体系的熟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给年轻人创造条件,他们有能力创造奇迹。他们是什么样子,也注定了未来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
三、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让知识跨越年龄和身份,找到了“00后”一代的年轻人。这已经不是人们第一次见识到技术对于知识的促进作用。
2014年,时任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访华。在成都七中直播班,米歇尔和七中以及远端170所学校、20000名孩子们一起上课。作为普通工人家庭出身的平民总统夫人,她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讲,优质的教育应该面向所有人,而不仅是有钱人。
成都七中是全国知名的重点高中,与国内200多所中学合作,用线上直播教学的方式输出教学资源。这是一场历时多年、受到广泛关注的教学实验。
曾有人担忧,因为新技术往往发源于大城市,会不会让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与乡之间的鸿沟变宽?但技术的确在推动改变的发生。技术改变了信息的传播路径,打破了知识的枷锁,从而改变了资源流动的方向。
高等学府建立公开课项目,把教学资源录制、共享出来,并发展出了慕课平台;重点中学很多建起帮扶项目,用一块直播屏幕,让城乡两个班级的孩子共同走过3年;
现如今,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主动推动内容知识化,推出了学习功能、公开课合集,以及《院士开讲》等科普栏目……作为一个日活超6亿的国民级平台,如果能化身一个国民大学堂,能发挥的作用不可想象。
院士开讲抖音主页
据清华大学联合抖音发布的《知识普惠报告2.0》显示,到2021年底,仅抖音平台的知识视频累计播放量已超6.6万亿、点赞量超1462亿、评论量超100亿、分享量超83亿。
院士、教授、专家、知识达人们,用视频和直播打开了知识的普惠之门,用兴趣和好奇点燃理想的求道之火。让最大多数的普通人,有机会用极低的成本,获取优质的资源,开拓无限的视野,这在过去是办不到的。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完美的制度,也没有尽善尽美、财富均一的社会。但是善用科技,赋予所有人的机会在逐渐公平。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科技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