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照明:携手绿色交易所开展CCER合作 推动工业照明实现“双碳”目标

http://news.gkjw.com.cn  2021-11-02 21:43:51  发布于:北京市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工业照明行业下游各应用领域在安全生产、节能减排方面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和鼓励。国家各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诸多促进工业照明下游各应用领域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的政策,加速下游各领域安全技改、节能改造投入,从而扩大工业照明行业市场规模,促进工业照明产品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作为工业 LED照明领域的先行者之一,深圳市紫光照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照明”)招股说明书显示,紫光照明的主营业务为工业照明设备和智能照明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提供工业照明领域的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等。公司利用自身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LED光源在工业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并且能够通过下游行业典型案例的应用引领工业照明领域的智能化发展方向。

一、工业LED照明行业发展前景广阔,项目经验丰富节能效果显著

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一年来,中国在碳减排领域的举措展示出前所未有的大国行动力。据了解,目前国务院已经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1+N政策体系,将陆续发布指导意见。

近两年来,随着“双碳目标”国家战略的提出,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多项重大指导性政策予以支持。既要实现国民经济稳健持续发展,又要坚定推进“双碳目标”实现,并达成“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的目标。

据统计,工业照明领域耗电量占整个工业体系总耗电量的14%左右,是工业节碳的最重要领域之一,因此工业领域节能、降碳任务的艰巨性、紧迫性前所未有。在“双碳目标”的强力约束下,工业领域别无选择,必须走节能降耗的路径,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同时,必须依靠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以及对传统生产工艺及场景进行节能改造来实现,这将为工业LED照明行业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

据招股书,紫光照明利用较为先进的照明节能技术,通过智能化LED设备形成的一次节能和智能联控实现的二次节能,能将工业照明领域能耗平均降低70%以上,相当于减少了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为工业领域落实“双碳目标”国家战略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紫光照明的智能照明系统是包括控制系统、通信传输设备、传感设备和照明设备等多项软硬件产品在内的系统集成,在提供照明的基础功能之上,实现了照明设备的远程控制及自动化控制,满足客户对照明功能日趋复杂的需求,显著提高了照明设备使用的便利性及节能效果;由于智能照明系统同时实现了智能照明设备的一次节能和智能联控系统的二次节能,节能降碳效果更为显著,因此符合“双碳目标”国家战略的同时,也符合国家工业领域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针对紫光照明2015至2020年期间15个主要灯具改造项目出具的节能效果评估及减排量核算报告,项目改造完成后,每年可减少碳排放20,279tCO₂。

据公开信息,必维国际检验集团经过专家论证及实地检测后认为企业产品运用到严苛复杂的工业环境中,可以实现工业照明平均节能率80%以上,部分项目节能率达到90%以上,在节能降耗的科技创新上大大超出预期,部分技术达到工业照明节能领域最前沿。国家节能中心也曾为紫光照明组织专家论证会,认为紫光照明的“工业智慧照明系统”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工业照明系统的节能优化管控,并建议积极推广利用紫光照明智能照明系统,助力工业领域节能降碳。

报告期内,即2018-2020年,紫光照明实施案例和销售规模逐年增加,2018-2020年,紫光照明来自智能照明系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55.69万元、409.86万元、1,940.46万元,逐年走高。

在工业LED照明领域的先发优势使紫光照明先后在冶金、煤炭、水泥、石化、铁路、电力等领域获得规模化销售,积累了大量LED节能项目实施案例和众多优质客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紫光照明成功实施数十例智能照明系统项目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智能照明系统项目上,以“郑渝高速铁路郑万段途中的南阳东站、邓州东站、方城站、平顶山西站、郏县站智能照明系统项目”为例,在该项目上,紫光照明实现了高铁站中照明设备的远程集中控制及自动控制。如通过后台系统集中控制,实现远程控制单灯、回路;利用多种传感器实现照明设备亮度及开关的自动化控制等;以“中石化太原市滨河加油站智能照明系统项目”为例,在该项目上,紫光照明实现了加油站中照明设备的远程集中控制及自动控制。如远程集控控制开关灯,通过雷达感应,实现无人无车低功率亮灯,来人来车灯具全功率运行,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

目前,紫光照明的智能照明系统已在供电、冶金、高铁、石化等越来越多的行业得到推广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科技示范作用和显著的节能经济效益。

紫光照明的技术和高效照明产品既然在实践中具备如此卓越的节能降碳能力,能够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重要力量,有利于解决国家工业体系中照明节碳的重大需求,因此在行业内也获得了重要的影响力。

9月18日,国家节能中心在北京科技会堂组织召开工业智慧照明系统技术交流会,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北京市节能环保中心等有关领导以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海洋石油集团、中国华电集团、中国首钢集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均参加了本次会议。紫光照明为本次会议唯一一家提供工业智慧照明系统应用案例及效果汇报的企业,除主管部门外,其余企业均为工业领域对节能降碳具有迫切需求的代表性企业。

即体现了紫光照明在此方面的技术影响力,也体现了国家节能中心大力推广工业领域节碳技术和产品的决心。

二、技术创新推动工业照明领域节能低耗,研发投入稳定高层次人才队伍加持

工业照明设备使用环境较为特殊,对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有很高要求。产品在研发和制造过程中涉及光学、电子、化工、材料、环境、职业健康、智能控制等多学科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同时,产品的研发、设计还需要充分了解具体行业和项目的环境特点与需求,对技术研发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丰富的项目经验和技术积累。

据招股书,紫光照明已形成一批高层次人才队伍。2018-2020年间,紫光照明核心技术人员刘洪超被认定为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及深圳市宝安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紫光照明核心技术人员曾庆龙被认定为深圳市宝安区高层次产业类人才;除核心技术人员外,紫光照明还有4名员工被认定为宝安区高层次人才,1名员工被认定为深圳市地方领军人才。

紫光照明在工业照明领域LED照明设备产业化、工业LED灯具智能化、工业照明智能联控系统及物联网平台发展三个产业阶段均为行业首创,并突破了一系列行业技术难点,形成了自主关键核心技术,因此紫光照明凭借创新能力先后承接了雄安高铁站、白鹤滩水电站、宝武集团智慧工厂等一系列具有行业较大影响的智能化节能照明项目。

招股书显示,紫光照明每年均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研发。2018-2020年,紫光照明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978.67万元、2,457.96万元、2,489.87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82%、7.06%、6.97%。

且由于紫光照明在LED在工业领域产业化创新方面创新能力突出,于2016年承担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年产50万套特种LED照明灯具产业化项目”并获得了充分认可,深圳市发改委以投补结合的方式给予了紫光照明大力扶持,其中深圳市国有控股投资平台远致创投以股权形式增资紫光照明1,100万元,发改委以政府补贴的形式给予紫光照明1,100万元资金支持。

截至2021年8月30日,紫光照明及子公司合计拥有专利82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紫光照明及子公司合计拥有软件著作权47项。

目前,紫光照明已初步形成包括智能联控系统技术、特殊环境下的智能感应技术、防爆产品结构设计技术、电子线路技术(适用特殊环境)、高效配光设计技术及高散热材料和导热技术在内的五项核心技术,其特种LED工业照明技术及防爆检测重点实验室被评定为宝安区重点实验室,其研发中心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评定为“广东省特种LED照明灯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紫光照明通过智能化LED设备一次节能和智能联控及照明设备物联网化形成的二次节能,可将工业照明领域能耗平均降低70%以上,部分案例节能效率已达90%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已接近该领域节能效果的物理极致,均得益于紫光照明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

由于紫光照明始终专注工业领域的特种照明,特别是在冶金、钢铁、煤炭、厂电等碳排放大户行业,紫光照明的固定类照明设备的销售规模和应用案例均超过了国内同行业公司,加上国内LED工业照明无论在产业化应用、产业配套方面亦走在了世界前列,因此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节能效率等方面已经处于世界最前沿位置,而紫光照明目前技术水平、技术储备及在研技术也自然均处于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状态,其部分技术和应用甚至已走入工业节能照明领域的无人区。

依靠工业照明领域的硬科技,依靠对节能降碳的不懈追求,紫光照明俨然已经成为工业照明领域名副其实的“特种兵”。

三、与绿色交易所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CCER交易市场审批重启升温

2021年10月19日,深圳市紫光照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色交易所”)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绿色交易所是2008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设立的集各类环境权益交易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市场平台。绿色交易所作为国家发改委备案的首批中国自愿减排交易机构、北京市政府指定的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交易平台,以及北京市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办理服务平台,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环境权益交易市场之一。

绿色交易所在环境权益交易、节能、碳资产开发等方面,是非常具有经验优势的企业。双方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基于绿色交易所在相关节能产品的碳足迹研究,碳中和产权认证,紫光照明运行层面碳盘查、碳中和,企业碳管理体系建设等需求,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在低碳、节能以及绿色融资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后,双方决定在工业照明节能减碳技术核证自愿减排(CCER)方法学开展合作,标志着工业照明行业正式进入“双碳目标”主战场,而紫光照明也无疑成为了工业照明领域“双碳”战场的特种兵。

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运行百天节点将至的时间窗口,业内对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市场审批重启的预期也在升温。据公开信息,重启CCER的条件矩阵正在搭建,中国碳交易有望形成全国碳权交易市场+CCER交易市场并进的新格局。

碳市场释放CCER需求,此前全国CCER备案减排量总计约5,000多万吨,历时4年预计基本履约,相关审批政策有望重启。

2017年,相关部门决定暂缓CCER项目备案申请的审批以对交易办法进行修订,期间公示过2,856个审定项目,1,047个备案项目,获得减排量备案项目有287个。此后的四年半时间里,CCER市场处于停滞状态。

市场对CCER交易市场的期待值变高,与中央、部委和多地动态密切相关。今年9月中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出要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多地最新举措也加速了市场对于CCER重启落地的预期。以北京为例,8月初,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公开对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进行招标。

此外,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也有望加快,将重点支持清洁能源等领域。10月15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央行正抓紧推进碳减排工具的设立工作。碳减排工具将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个重点领域。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金融机构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向碳减排重点领域的企业发放贷款,之后可向央行申请碳减排的资金支持,并公开披露碳减排相关信息。

目前,国内的碳交易市场只包含了电力这一个行业,如果电价保持不动,碳交易效果整体上难以向上下游传递。随着条件矩阵的逐步搭建,作碳交易市场现在只是走出了第一步,接下来会把多行业纳入进去,CCER最终也会纳入。

从需求端来看,国内发电行业碳排放总量约40亿吨,若考虑有配额不足的企业碳排放量约占行业排放总量的一半,按5%抵消上限计,CCER需求上限约1亿吨;2030年左右,八大行业全部纳入碳市场,涉及排放总量约100亿吨,CCER需求上限约2.5亿吨。因此CCER需求上限将由1亿吨(2021年碳市场起步)逐渐上升至2.5亿吨(2030年碳达峰),碳达峰之后总需求量逐渐下降。

从供给端来看,基于中国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信息统计,披露的签发减排量为4,636万CO₂e。实际签发量可能为7,800万吨CO₂e,目前可交易量约5,766万吨CO₂e。截至2019年底,CCER累计成交量约2.0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16.4亿元。备案的7,800万吨减排量中,有约1,980万吨用于试点碳市场的抵消履约,约54万吨自愿注销帮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其余由项目业主等继续持有,约5,766万吨。进一步考虑已备案项目的年减排量,为10,737万吨CO₂e/年。

上交所官网显示,紫光照明目前正处于科创板审核的证监会注册阶段。8月26日,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在ESG全球领导者峰会上表示,交易所要大力支持“双碳”融资,股权融资方面,要加强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绿色产业集中地区的服务对接,支持和鼓励符合条件的绿色低碳企业在上交所上市融资、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紫光照明通过上市委审核并进入发行注册程序,正是体现了资本市场对绿色低碳企业上市融资的大力支持。

未来,紫光照明将充分发挥“双碳”战场上特种兵的优势,用技术创新推动工业照明领域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责任编辑:小雷

频道热点

More

资讯看点
  • 快讯
  • |
  • 行业
  • |
  • 焦点
© 高科技网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8212342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