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联网:打破语言服务行业的“鲍莫尔”魔咒,迈向新翻译时代
2021年9月28日,传神语联在武汉举办语联网-DOT(分布式在线翻译)发布会,会议主题为“新翻译·新征程”。语联网概念在2011年提出,2015年开始正式运营,一直以技术赋能行业为使命。2019年,“语联网平台”获批工信部授予的部省共建「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
语言服务行业属于高质量人才聚集产业,人是这个行业产能的主要力量,但人的效率提升是有限的,所以行业产能提升受限。在此次发布会上,语联网创始人何恩培指出:“语言服务是典型的受‘鲍莫尔‘魔咒影响的行业。”由于信息爆炸,翻译产能受限于人。打破“鲍莫尔”魔咒,语联网正是为此而生。
何为“鲍莫尔”魔咒?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1967年提出的一种现象,以人的劳动为主的行业属于生产率低的“停滞部门”,其“高成本、低效率、低产能”的现状需要转型和升级。
科技赋能打破“鲍莫尔魔咒”重塑语言服务供应链和作业流程
过去30年间,信息爆炸1000倍。与之相比,人的翻译能力,即便借助现在技术工具,其产能也莫过提升2-3倍,远远落后于需求增长。何恩培表示:“语言服务行业的根本变革,在于用技术改革供应链模式和作业流程。”事实上很多行业的市场释放,根本上依赖于供应链体系和技术、模式的变革,比如体检行业的崛起、近几年崭露头角的新式咖啡和饮品品牌等。
在语联网发布会现场,语联网副总裁梁旭通过六个屏幕实时展示了技术赋能行业,模式优化后的成果:通过分布式在线翻译技术,一个3.71万英文单词的稿件(译后中文5.35万字),语联网可在87.5分钟完成交付。通常来讲,在传统模式下一般需要2-3天,语联网将综合交付速度提升30倍以上,这种速度,必将改变翻译行业的交付标准。不仅如此,交付成本也大幅度下降。
在发布会的最后,副总裁梁旭宣布,语联网将进入“HDW”时代,即交付速度的计量记录刷新:十万字以小时(HOUR)计,百万字以天(DAY)计,千万字以周(WEEK)计,将来还可能进一步提升。据副总裁梁旭透露,语联网DOT在线分布式翻译模式曾经创下10个小时100万字的交付记录。
(图为:语联网DOT分布式在线翻译发布会,项目实操展示现场)
当记者问及这个会不会对翻译公司形成竞争压力时,梁旭表示:“语联网是以翻译公司为服务对象的,是为翻译公司赋能的,不做直接客户。”
会上对外合作负责人顾玲丽发布了服务于翻译公司的三条产品线:DOT一口价产能、TWINS垂直翻译引擎、TRANS严选译员。这些产品面向翻译公司,可提升业务处理能力,解决产能痛点。
记者采访了与会翻译公司代表,可以听到几个关键词:“看到行业新希望”、“很震撼”、“我准备试一试”。
打破魔咒后的语言服务行业,将迈入新翻译、新征程
新翻译和旧翻译时代相比,有着本质区别。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升级,而是相当于从农耕时代一脚迈入工业时代,根本动力发生了变革。新翻译不只是简单的资源整合,更是对语言服务供应链、行业组织、商业业态的重构,真正带来效率的突进以及场景化的实现,在产能输出上有质的飞跃。
以网络文学为例,网文通常以日更为主,若按照传统的翻译方式,人工翻译速度大约仅为5000字一天,旧模式产能是远远跟不上的,而且网文动辄十几万字,翻译成本也很高。但通过语联网的人机协作体系,完全能达到日更的程度,甚至可以小时更,翻译后的价格也实现了近50%的成本降低。
再比如国内企业对外投标,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消耗在翻译环节,留给企业制作标书的时间并不充分,时间紧,任务重,投标很容易失去最佳时机。语联网的DOT在线分布式翻译处理能改变这一状况,翻译耗时可缩短一半以上,为企业争取到更多时间,使其充分掌握项目情况,避免时间不充分导致的各类问题,让信息呈现更加完备。
新翻译时代下,语联网正在探索出一条独特的产业路径。语联网与翻译公司、译员等行业同仁共同协作,让翻译作业简单高效,赋能翻译公司实现自身的规模化与专业化,最终解决行业难以“规模化”的难题,打破“鲍莫尔”魔咒。语联网表示,推动行业形成体系化、高效的语言服务供应链,跳脱原有翻译框架,突破传统模式桎梏,能够促进行业进入新翻译时代,有效推动跨语言文化传播产业。
语联网创始人何恩培说:我相信,语联网今天发布的DOT(分布式在线翻译),会是一个新翻译时代的开始,以此献给即将到来的2021年9月30日国际翻译日,并向所有语言服务行业从业者致敬。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科技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