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思唯尔报告:中国科研人员学术产出量在G20国家中连续三年稳居第一
2023年8月21日 – 近日,全球领先的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发布了《推进合作:二十国集团(G20)国家科研人员学术产出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对G20国家科研人员在过去二十余年间的学术产出进行分析,《报告》发现:在全球范围内, G20国家的国际合作学术产出平均占比呈上升趋势,各国正以更紧密的学术合作拥抱开放科学,共同推进可持续目标的实现。全球发展中国家的科研创新实力正在迅速提升,中国作者的学术产出数量逐步增加的同时,其跨国合作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全球发展中国家的学术产出快速增长
G20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论坛,在塑造和加强所有重大国际经济问题的全球架构和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成员国都大力开展研发工作,并利用自身创造或从他国习得的科学技术来造福全球社会与经济。在学术产出方面,从1999年至2022年, G20国家发表的科研文献从不足89.5万份增长到了逾314万份,其发文的全球占比从72%增长至79%;中国作者参与的科研文献发表数量以每年14.7% 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印度、沙特阿拉伯以及印度尼西亚的这一数值分别为11.2%、16.0%和 20.1%。全球发展中国家总体学术产出以及高被引文献产出的快速增长表明,全球发达国家与全球发展中国家在科学创新实力上的差距逐渐弥合。
在学术合作方面, G20国家的合作变得愈加紧密,且在产学合作上全球发达国家的合作程度高于全球发展中国家。G20国家的国际合作发文平均占比从2012年至2016年的20.1%增长到2017年至2021年的24.3%。在2022年, G20中发达国家学术界与企业界合作发文的平均占比为5.1%,同年G20中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比例为1.9%。
中国科研人员学术产出领跑G20各国
在学术产出方面,中国科研人员的学术产出数量从1999年的不足4.4万份增长到了2022年的逾102.2万份,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7%,增长率在G20国家中排名第三,远高于G20所有国家的年均复合增长率5.6%。从2020年至2022年,中国的学术产出数量一直位居第一。
在学术影响力方面,中国的归一化引文影响力(FWCI)到2022年增长到1.1左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是FWCI增长最快的G20国家之一。同样,在2022年,中国的前10%高被引论文占比增长到11%左右,是2002年占比的2.3倍,这使中国成为G20国家中前10%高被引论文占比增长最多的国家之一。然而,在中国2012年至2021年发表论文的作者所属机构中,学术机构占68.9%,企业仅占15.9%,相较于G20国家的平均值33.4%存在一定差距。
在学术合作方面,在2012年至2021年期间,与中国合作发表科研文献最多的三个国家依次为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其中,中国与美国的合作发文量从2012年至2016年的不足18.5万份增加到2017年至2021年的逾30.1万份。同时,随着中国科研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积极与中国开展学术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中国的学术产出合作伙伴正趋向多元化。 2021年中国已成为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四个G20国家的第二大学术产出合作伙伴国。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表示:“聚焦中国,我们会发现在过去30年间,中国无论在学术产出、学术影响力还是国际合作方面,都实现了全方位的显著进步。中国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出色表现与全球范围内日益紧密的科学合作趋势密不可分。随着中国对于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提倡在国际社会引发了越来越广泛的共鸣,我们期待看到中国的科研人员以后进一步与全球其他国家开展学术交流,加强创新合作,共享创新成果,以创新发展引领世界经济持续发展。”
以更开放的知识与更紧密的合作,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全球科研界在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各国也正不断积极寻求合作,力求共同攻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难题。例如,《报告》揭示了G20国家在目标2(零饥饿)方面学术产出的国际合作十分活跃和密切,这对于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和改善营养状况,促进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报告》通过用相对活跃指数(Relative Activity Index, RAI)衡量一个国家在相关领域的科研活跃情况,发现各国对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注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巴西和印度尤其倡导和支持目标2(零饥饿),印度和中国对于目标07(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尤为重视,美国和英国则特别关注目标10(解决不平等)。
“为了建立一个能够跨越国界、应对全球挑战的繁荣科研生态,合作和交流正是关键所在。随着科学发现变得更加容易获取,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都可以使用和借鉴这些发现,提高学术质量,共同迎接未来挑战。” 爱思唯尔全球首席学术官Nick Fowler博士表示,“作为拥有Scopus、SciVal等专业解决方案的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一直致力于基于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开放数据,共享分析工具,促进开放科学发展,以科研洞察推进研究成果转化,并更加紧密无界的科学合作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科技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821234216@qq.com